2023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年度总结
发布时间:2024/1/4 13:33:59
2023年已经过去了,在这逝去的这一年,对于锂电产业而言,可谓是“冰火两重天”。一方面是新能源配储驱动下,政策之手推高赛道高度,吸引资本竞相涌入,另一方面是材料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波动,行业进入“挤泡沫”阶段,行业的停产潮、去库潮和退市潮,引发了这一切的种种变动让我们度过了不平凡的2023年,这一年极具挑战,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迎来寒冬,却也在寒冬中孕育突破。
“没有最低,只有更低。”2023年,最让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焦虑的莫过于锂价了。年初,碳酸锂价格还处于近60万元/吨的高位,行至4月便一泻千里跌破18万元/吨,虽然月底出现反弹,一度平稳保持在吨位30万元左右,但经不住行业高库存压力,至6月末重新掉头下行,年末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市场,碳酸锂吨价均行至10万元以下,全年价格跌幅超过83%。
相较2022年高光时刻,2023年,量价双杀下的锂业公司业绩也随之跳水。据电池网此前不完全统计,2023年前三季度,统计在内的23家锂矿及锂盐领域上市公司中,16家营收出现负增长,占比近7成;20家净利润负增长,占比超8成,其中三家出现亏损。与此同时,锂电产业链利益面临重新分配。
曾经高高在上的碳酸锂从神坛跌落,伴随而来的是,进口锂矿提锂的生产成本已无法覆盖,甚至正逼近于本土云母提锂的生产成本,引发锂矿提锂全线停产风险,部分锂盐厂商也已停止出货和接单。业内人士分析,春节前碳酸锂需求难有起色,而节后预计锂盐新增产能释放与高成本产能出清同时上演。多重因素夹击下,2024年锂价波动预计相对平稳,向下空间有限,但向上动力也不足。更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未来碳酸锂价格低于10万元/吨或将成为常态。
产业寒冬之下,如何构筑生存护城河成为锂业上市公司的重要命题。仅12月下旬,就有盛新锂能、天齐锂业、大中矿业等企业相继发布公告,增资补血御寒,提升抗风险能力。另外,盐湖股份、万里石、大为股份、天赐材料等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周期底部逆势扩产,持续提升原材料自给率,等待春天的复苏。
点评: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电池新能源产业更是一个周期性极强的赛道,上游资源亦是如此。需要注意的是,能否成功穿越底部周期,还要看公司在长期订单的储备、原材料自给率的提升以及锂化合物生产加工水平提升的发力上。